2月17日,央行发布《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以下简称《情况》)显 示,2013年移动支付业务保持高位增长,移动支付金额达到9.64万亿元,同比增长317.56%。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王维东表示,移动支付能够快速增 长主要还是来自用户使用行为的变化,以及银行、第三方支付等企业方的推动,它们可能会加速PC端流量和交易向移动端转移,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增速可能会更 快。
整个移动支付行业爆发式增长,相反的是昨天记者获悉,支付宝已经停止受理微信场景下的支付接口申请。支付宝客 服、微信方面确认了这一消息。一位支付宝客服表示,2014年2月13日开始,支付宝停止了微信业务场景下的支付接口申请。对于已经申请支付宝接口的客户 是否将被清退,这位客服表示尚未接到通知。支付宝官方未对此事置评。微信方面确认了上述消息,但表示不予评论。
支付宝停止受理微信场景下的支付接口申请意味着,一些商家在微信中建立的电商平台,不能接入支付宝支付。
巨头的支付之战,是否会损害用户支付的积极性?这样强迫用户站队的行为又将迎来怎样的结果?
“坚清壁野,原指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这也是当下阿里对战微信时采用的策略。”
随着支付宝2月13日的“不新签、不续约、不合作”政策推出,其付款接口申请已经对微信商家永久关闭,虽然之前申请成功的商家暂时还不受影响,但很快也将不能继续使用支付宝付款,而这也意味着阿里的通道已经对微信全部关闭。
站在阿里的角度来看,这次支付宝屏蔽微信很合理,和之前淘宝服 务平台屏蔽微信、淘宝链接屏蔽微信一样,是有其战略意义在里面的,即不能让用户在微信平台养成购物习惯,不能让商家在微信公众号开店卖货,更不能让微信成 为移动电商渠道和平台,这会威胁到整个阿里的未来,加上最近腾讯入股大众点评的消息传出,以及京东与腾讯的眉来眼去,使得阿里必须采取行动。
但作为局外人来看,阿里这种有违互联网精神的封闭做法无法让人接受。从 第三方开发服务商微信生意宝处了解到,其服务的6万多个公众号里差不多有10%左右是做微信电商的,每个月的平均流水在10万上下,早期都是直接链接到淘 宝卖货,淘宝链接被屏蔽后改用他们开发的产品打通支付宝继续卖货,现在连支付宝也封了,相当于说原本的整个购物流程得全部推倒重来,这将给微信用户带来很 多不便,遭殃的最后是这些中小商户。
可能有人会说没了支付宝,还可以去接财付通、银联、快钱这些第三方支付呀,我很想反问下,亲,你有 财付通账号吗?你记得财付通支付密码吗?如果现在要用户为了买个东西重新注册账号、绑定银行卡,基本这买卖也没法做了,所以即便微信红包再牛逼,支付习惯 也不是一天就能转过来的,移动支付大战这才开始呢。
从策略上来说这叫坚清壁野,所有资源都藏起来留块荒地给你自己去打理,实在是够狠。 在阿里看来微信虽然现在很开放,但一旦电商平台起来保不准就找理由屏蔽淘宝和支付宝,所以趁着微信用户还只会聊天,趁着微信商家根基不稳,趁着微信支付还 没能力全面开放,先下手为强自己先断了通道,把这个热的烫手的山芋全部拱手让给腾讯自己。
只是阿里似乎忘记这已经不是PC时代,在去中心化、扁平化、碎片化的移动社交时代,还想靠封闭生态巩固自己的地位可能会失去更多,要知道2013年双十一手机淘宝虽然取得骄人成绩,但是从微信引流过去的用户绝对不是个小数目(据了解当天微信公众账号广告价格翻了三倍以上,基本是淘宝电商们买的单)。因此,阿里全线撤离微信平台,对腾讯来说虽然是一个危机但也可能是个机遇。
先说说危机吧,如阿里所预料的那样,去年淘宝链接屏蔽微信后确实有一部分淘宝店离开了。比如这个在微信上已经有几万粉丝的某女装淘宝四皇冠店,在淘宝屏蔽链接一周后就放弃微信回到了微淘,不再运营其公众账号。
因此当时我判断微信支付应该加速开放,并迅速对接到各个第三方平台,让商家可以顺利过渡,但事实上微信没有什么动静,幸好大部分商家依然选择留下, 因为谁都清楚微信平台的价值,特别是那些已经积累大量粉丝的,借助第三方开发的一些产品打通支付宝后,还是可以形成比较好的购物闭环,但是这次连支付宝都 被屏蔽了,等于把所有电商服务都推到了微信面前,要微信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担保交易,比如商家信用体系这些。
而事实是目前微信还 没有准备好,虽然腾讯内部已经有各种电商平台各种微信应用,可无论是人力还是产品都远远没有到达可以支撑起一个电商平台的时候,让大家自己先玩起来再慢慢 建立规则建立平台这条路一下子变得艰难许多,已经经受重重考验的商家还能给微信多少时间?这绝对是巨大的挑战。
应对这次危机的过程,可 能也是一个化危为机的过程,阿里的全线撤离在给微信发展带来重重困难的同时,也给微信电商的发展催生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毕竟这是一个近7亿移动互联网用 户的大平台,这是一个近百万商家聚集的大平台,这是一个要建立移动电商生态的大平台,很多事情早已未雨绸缪,只欠临门几脚。
1、微信支付开放标准应该尽快出台,申请流程必须自助且简化,加入门槛必须降低,审核方面可以结合微信认证,让更多有资质的商家快速接入微信支付服务用户。
2、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应该具备类似淘宝开店的基础功能,提供担保支付等功能,让一些没有能力自助开发或者购买产品的商家或者个人能够方便的卖货,别把朋友圈生生刷成微博,同时还可以方便的监管商品和交易。
3、提供针对性营销的渠道或平台。微信虽然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但事实上大部分公众号对流量的渴求有增无减,广点通目前在内测的公众账号广告平台可以 很好的解决这部分问题,而且目前来看其性价比绝对高过淘宝直通车十几倍,但推进速度实在太慢,到现在我这个最早参与内测的连个查看效果数据的后台都没有。
4、正确引导商家从单纯卖货向“社交+品牌+电商”的社交化电商发展,一刀切那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只会遏制发展,应该提供保证用户体验前提下的必要营销工具和功能,让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5、加快公众平台接口的开放,建设公众账号服务平台,积极拥抱开发者,不再内外有别以生态利益为首,甚至可以投资或者认证一批第三方开发服务商,让更多有行业资源有实操经验的人共同参与建设。
记得2004年那会儿马云曾经说过,淘宝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对手臭棋出得太多,成长得益于对手的封杀。时隔10年的今天,马云似乎在重蹈对手的覆辙,这场大战的结果究竟是微信电商崛起还是再次沦为移动拍拍,前景扑朔迷离,但主动权尚在腾讯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