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商务车市场——互联网出行平台。伴随着四轮融资的节奏,滴滴的定位,也发生了三级跳。
从基础的出租车市场,到专车服务,滴滴和快的们的烧钱竞争令人咋舌,“两年15亿(人民币)”的烧钱速度,让即使是烧钱大户的视频网站也望而兴叹——即使这样,也没能烧出一个一统天下,面对快的背后毫不逊色的金主,滴滴打造“多端出行平台”的计划,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7亿美金新融资的用处,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给出的答案是“继续培养用户移动出行习惯,巩固地位,研发新产品和拓展新业务”,简单说,就是在出租车和专车市场继续烧钱争夺份额,再开辟新的战场。滴滴给出的新业务是“同城物流、移动零售、智能公交”。
这三个词,都是首次出现在滴滴打车公司的公开表述中,且这三块市场都没有成熟和知名的市场模式或者创业公司介入。
而和其他诸多互联网细分市场不同,打车软件市场并没有丰富国外经验,Uber依然专注于打车服务,深挖用户体验,这就决定了滴滴、快的们,需要白手起家、自我摸索——而这也只是全面战争的开始,新业务的拓展,以滴滴和快的为首的打车软件们,也必须边战斗边学习,可行的方向和凸显潜力的业务,必将迅速白热化,烧钱补贴或不可避免。
两年15亿人民币,滴滴号称“74.1%的用户选择使用滴滴,月用户活跃量两倍于第二名(快的)”,而快的给出的数据是“移动APP累计用户量快的占41.8%,高于滴滴2.6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不同,数据标准不一,简单的说——打车软件市场的格局问题,仍然存在争议。
而在打车这一需求成熟、用户教育成本相对低廉和总量庞大的市场,两大巨头几十亿人民币的投入尚未分出高下,那在模式尚未明确、用户需求和习惯不明的新市场,需要多少烧多少钱?或许培育市场所需耗费的投入,会比打倒对手更为巨大。
政策风险和安全风险是绕不过去的问题,打车和专车服务,都曾遭遇政策问题,而专车服务在全国诸多城市爆出的“黑车”事件,或许也是滴滴们需要开拓新市场的原因。
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的一个原则是不建自有车队,而是通过互联网服务连接用户与第三方车主和资源。新业务除了给用户出行提供更多便利、个性服务,另一大特点就是“物品移动”,国内已有的利用私人车主递送快件的APP服务,已经面对缺乏监管和资质的安全性质疑,而在零售领域,所牵涉的监管、政策和资质更为复杂和全面。
与此相对,“智能公交”所面对的问题更多在政策监管而非安全,对公共出行系统的智能化改造已经不是新鲜话题,而鲜有成功案例的原因在于,这块市场所面对的政策阻力,远远大于打车市场——虽然,这也是想象力最大和最有商业化潜力的业务,且不论政策是否允许,到时候滴滴面对的对手还包括地铁、公交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