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档台湾节目上有人表示,“因为大陆贫富差距太大,他们普通阶层基本买不起电脑,所以他们更多使用手机上网,我们台湾就完全不一样,我们的电脑普及率超90%,所以台湾人更爱用电脑上网”。此言一出,舆论大哗,不少人均联想到此前“大陆人买不起茶叶蛋”的言辞,对这位专家进行猛烈批评,不过,仔细梳理下却会发现,这位专家说得在理。
《大而话之》栏目昨天在Facebook发表声明,认为“大陆人买不起电脑”说法系“断章取义”,感到“非常遗憾”。郑纬筌的原话为:
这个牵涉到大陆的用户他们的结构。比方说台湾这边因为上网一直很成熟,普及率一直都是九十几。但是大陆这边因为他们的贫富差距,那有一些蓝领阶级他可能买不起,以前可能买不起电脑,所以他就用手机,当然以前没有智慧型手机就用一般的手机。所以他们很习惯用一个小手机然后再看电子书,看一些小说等等。那现在进入到这个智慧型手机的时代,他们可以一样就切换过去,所以他们在手机上的商机会更大,他们使用的也更普遍。
同时,这位专家还分析了大陆和台湾的上网客观差异:
大陆的朋友他们普遍用手机上网,这一点跟台湾还是有点不一样。虽然说我们现在在街头在街面上也是看多非常多人用手机,在玩手机对吧,可是其实大家普遍还是习惯用笔电跟桌机在上网。那大陆完全是以手机为主,所以其实手机上网就是他们的一种生活一种形态的一种表现。
这位专家的话里面,有几点是符合事实的:
1、贫富差距大陆更大。统计局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此前统计局在2000年发布中国基尼系数为0.412,基尼系数的增长意味着中国贫富差距的加大。我国台湾2010年官方的基尼系数为0.342,2013年学者计算为0.36。实际上,中国大陆的贫富差距已经位列全球前茅。
2、电脑普及率大陆较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规模达1.77亿,相比2012年增长2101万人。虽然我国拥有世界最多网民,互联网企业坐享人口红利,但在13.5亿的人口大盘中,6.18亿网民的普及率依然很低。
有人要说了,电脑现在这么便宜,比中高端手机都要便宜了,为什么还不能普及呢?别忘了要让一个人成为电脑网民的几个关键限制:
1、接入网络壁垒。宽带在农村普及率极低,实际上导致信息鸿沟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设备、网络和应用;
2、流动人口特性。蓝领工人的特殊性使其不大可能购置PC或者安装宽带,就算有钱,也不便于携带,在外务工时家里宽带则是浪费,智能手机可以解决人口流动问题。百度移动趋势报告春节专版显示,春节期间约2500万安卓用户从一二线城市返回到三四线城市或农村过年,发生位置迁徙的安卓用户总量高达1.6亿。
3、学习成本和使用习惯。电脑键鼠操作是需要学习适应的,触摸屏显然更加容易被各类用户接纳。
基于此完全可以认为智能手机大力帮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互联网,让移动互联网确实更接地气。
先看看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覆盖率。百度Q2移动互联网报告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DAU(每日活跃用户数)已首次突破5亿,人口普及率已超过40%。注意,日活跃用户在整体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只是一部分,据工信部今年数据,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超过8亿。
工信部公布数据还显示去年3月我国手机用户数已达到11.46亿,人口覆盖率84.9%。而Gartner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用户总数在2013年首次超过了10亿。尽管这些人还有接近一半在使用功能机来打电话和发短信,但比例正在越来越小。
智能手机早已进入千元级(100美元)普及阶段,价格最低的甚至已跌到300元。同时运营商资费也在不断降低,在4G网络大潮到来时,有理由相信智能手机会迎来又一波高潮,最终手机网民的普及率将与手机普及率接近。
中国互联网企业早已意识到这波趋势。阿里、京东等电商企业展开的农村刷墙营销攻势,纷纷启动渠道下沉战略,腾讯手机QQ则将重点聚焦在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以及农村,百度监测到农村用户春节期间的搜索DAU涨幅高于其他地区后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推广。互联网企业对于“农村市场”或者“下沉市场”的重视将带来更多有针对性的应用,又反过来促进移动互联网普及。
目前不少贫穷地区还存在着WIFI热点少、上网资费贵、4G/3G未覆盖等问题。而用户使用智能手机还需要有人引导,乱扣费这类“恶”应用的存在还会增加一些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顾虑。总之,智能手机可以帮助互联网触达更多人,但依然还是有“最后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需要业界一起去解决,是挑战,也是机会。
这就是事实,愤青别喷。